“创业肯定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困难,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苦。其实,最关键的还是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曾伟彬是福建省德化人, 2008年就读泉州市农业学校园林(3+2)专业,2013年福建农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出于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他选择在福州的一家农场工作,每天与花草树木相伴,日积月累,不仅对花草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不少种植的经验。
2015年12月,曾伟彬辞去了在福州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他瞄上了很多上班族办公桌最爱摆放的植物——多肉。多肉被誉为懒人植物,不需要天天特别细心的照顾,非常适合那些忙碌的上班族种养。而且多肉植物是居室和办公楼最佳的空气净化器,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提高工作效率。(图一)
刚开始,曾伟彬的父母并不同意他回来创业。他们自己都是在陶瓷厂打工,不希望看到念完大学的孩子做那些苦活累活,而是希望伟彬找一份轻松稳定的工作。不过,当他们看到孩子是真正下了决心想做事情时,也就慢慢接受了。
2016年5月,曾伟彬在龙浔镇高阳村小学旁找到了现在的场地——育秧厂。从此,他一头扎进大棚。从前期的培土、装盆、种植、浇水、培育,到后期邮寄时的包装等全部都是自己动手。(图二)(图六)
早上6点多到大棚,晚上7点多回家。除去吃饭和简单休息时间,曾伟彬每天都有超过10个小时一个人待在大棚里。“手里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也不会有什么无聊的感觉了。”
多肉养起来后,曾伟彬到附近的陶瓷厂找来报废的瓷器,以及平时大家扔掉的旧东西,把它们全部变成花盆。于是,破轮胎、旧洗衣机、旧茶杯、旧闹钟等全部变成了美美的多肉花盆。就连山上捡来的破树根,也被装扮成了一个大盆景。曾伟彬把这些发到网络上,很多人为他的创意和萌萌哒的搭配所打动,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图七)(图十二)
“种植花草,需要有超常的耐心。但只要你对他们好,它们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今年上半年,曾伟彬在上千颗麒麟座试验品中,发现其中一颗终于发生石化变异,欣喜不已:“变异的价格可以翻四五十倍。” (图九)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如今曾伟彬种植多肉的大棚面积达到12亩。大棚里培育了70几种的多肉品类,母本有5000多株,成品有10万多株。他的多肉通过网络慢慢销售到省内外,月入上万元。
事业慢慢稳定,爱情也翩然而至。在当地陶瓷厂上班的女友小查因为看中曾伟彬的踏实肯干而喜欢上了他。“她很支持我创业,周末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帮我打理大棚里的植物。年底,我们就结婚”,说到这里,曾伟彬一脸甜蜜。(图十一)
曾伟彬打算把种植事业继续做大:“我打算把养殖大棚的面积再扩大一倍,种类要达到500多种,到时再请几个工人帮忙,这样就算比较稳定了。”说到这些,曾伟彬也隐隐有些顾虑:“主要还是资金不足,前面第一次投资已经是家人帮忙凑的了”。(杨贵民 摄影 )